8.5 电影 · 1964 · 大陆 · 歌舞 历史 剧情
王苹 / 邓玉华 / 王昆 /
电影《东方红》的拍摄,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。把舞台剧原有的8场,只选取了序幕“东方红”和前6场的“东方的曙光”、“星火燎原”、“万水千山”、“抗日的烽火”、“埋葬蒋家王朝”、“中国人民站起来”,而后两场的“祖国在前进”和“世界在前进”,则遵照毛泽东的意见,没有收入到电影画面中去。在拍摄演出过程时,大部分画面采用多机位拍摄,而舞台上的许多集体亮相和群众演员的造型,则采用舞台全景和台下观众相互融合在一个画面的广角镜头,以显示出舞台演出的盛大规模,同时,也是把周恩来所反复强调的“不要离开舞
6.4 电影 · 1964 · 香港 · 戏曲 剧情 其他
李翰祥 / 林黛 / 洪波 / 张翠英 /
汉宫选秀,王昭君(林黛 饰)自恃才貌双绝,拒绝向无耻的宫廷画师毛延寿(洪波 饰)行贿。毛怀恨在心,有意丑化昭君,致使昭君在随后的三年间未曾蒙受元帝(赵雷 饰)临幸。昭君一腔幽怨无与人诉,终日对月枯坐,感怀悲歌。某晚,元帝闲庭漫步,偶闻昭君歌声,待为相见,惊为天人。随后细细勘查,方知毛延寿倚仗画师身份肆意弄权,颠倒黑白。经历这一变故,昭君平日飞升,得到元帝宠幸。毛心慌自乱,望北而逃。他怀揣昭君画像,将其奉至匈奴可汗面前,谎称受元帝之命前来和亲。可汗信以为真,奉上定礼,却遭元帝拒绝。匈奴不堪受辱,遂起兵入其中
7.0 电影 · 1964 · 中国 · 纪录片 歌舞 纪录
朱今明 / 莫德格玛 / 左哈拉 / 李冠荣 / 邱玉贞 /
蒙古族的《盅碗舞》以少女头顶盅碗,舞动酒杯,表现酒宴上喜庆气氛。哈尼族的《采茶舞》形象地表现了哈尼族少女采茶劳动的愉快心情。朝鲜族的《长鼓舞》以长鼓为道具击鼓起舞,舞姿潇洒飘逸。佤族的民间舞《舂臼》,节奏明快,舞姿轻盈,将佤族臼米的劳动表现得轻松快乐。维吾尔族的《鼓舞》由一群青年男女敲击着手鼓,追逐嬉笑,表现丰收后的喜悦。塔吉克族的《牧羊舞》以优美的舞姿,表现了牧羊女勤劳善良的性格。汉族的民间舞《红绸舞》热烈奔放,红绸舞动表现了节日欢快情绪。苗族的民间舞《踏青》。傣族的民间舞《赶摆的路上》。彝族的《笛舞》